白度是高岭土工艺性能的主要参数之一,纯度高的高岭土为白色。高岭土白度分自然白度和煅烧后的白度。对陶瓷原料来说,煅烧后的白度更为重要,煅烧白度越高则质量越好。陶瓷工艺规定烘干105℃为自然白度的分级标准,煅烧1300℃为煅烧白度的分级标准。白度可用白度计测定。白度计是测量对3800—7000Å(即埃,1埃=0.1纳米)波长光的反射率的装置。在白度计中,将待测样与标准样(如BaSO4、MgO等)的反射率进行对比,即白度值(如白度90即表示相当于标准样反射率的90%)。亮度是与白度类似的工艺性质,相当于4570Å(埃)波长光照射下的白度。高岭土的颜色主要与其所含的金属氧化物或有机质有关。一般含Fe2O3呈玫瑰红、褐黄色;含Fe2+呈淡蓝、淡绿色;含MnO2呈淡褐色;含有机质则呈淡黄、灰、青、黑等色。这些杂质存在,降低了高岭土的自然白度,其中铁、钛矿物还会影响煅烧白度,使瓷器出现色斑或熔疤。
1、物料粒度越细,产品白度越高。
2、温度控制在700~1000℃,既可脱炭提高产品的白度,又可保持高岭土的片状形态,满足造纸产品性能的需求。
3、恒定温度控制在2.5h左右,白度趋于稳定。
4、助剂的用量控制在3%左右,白度趋于稳定。
综上所述,根据目前市场需求,生产条件控制在1250目原料、煅烧温度控制在700~1000℃,煅烧时间2.5h左右,助剂的用量在3%左右,就能有效提高超细高岭土煅烧产品白度,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。